官方提醒!这些千万不要买!
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,中国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负责人日前重申,如果没有高回报、低风险的金融产品,高回报就意味着高风险。"保本、高回报"是金融欺诈。
为有效提高金融消费者素质,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,中国人民银行、银监会、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网络信息办公室于9月联合推出了"金融知识普及月金融知识纳入万理性投资者努力做好金融网民"的活动。
今年活动的预期成果:
一是提高城乡居民的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,希望通过金融宣传教育,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金融知识水平和金融风险防范意识,使广大群众认识到没有高回报、低风险的金融产品、高收入意味着高风险,金融消费者应该知道"保本高收入"是金融欺诈。
第二,加强法制意识和合同精神。消费者购买金融产品时,应仔细阅读合同,了解合同的权利和义务,认真对待合同签署、风险评估和确认环节,不能闭眼签字,更不要说让人们代表他们签字。
第三,引导消费者树立理性投资、价值投资理念,理清需求和资金来源,努力长期投资,不盲目追求"快钱",也要知道"不把鸡蛋放进篮子",风险适度,在实践中要有一个问号,保证金融产品本金的6%以上,8%以上是危险的,10%以上的人愿意失去本金。
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,国际金融市场形势更加复杂多变,金融消费者应进一步增强投资风险意识。
据媒体报道,
自去年起,个别地区
谣言引起的集中撤退现象已经发生。
对此,有关负责人说,个别地区的小储户,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金融知识薄弱的储户,由于缺乏金融知识,受到流言的影响或煽动盲目服从,造成不必要的集中取款,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,一些普通人听谣言,不接受劝说和解释,甚至宁愿丧失定期存款利息,坚决取款。
因此,今年,我们在金融生态脆弱的边远落后地区加强了金融知识的普及,加强了积极引导,向群众解释政策和解释,提高了群众识别和防止违法行为的意识和能力,让群众认识到存款受到法律保护的事实,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
同时,提醒广大群众,不要相信谣言,不要散布谣言,要相信官方发布的权威信息,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