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残疾儿童和青少年难以入学已成为过去

2020-12-08 10:39   来源: 互联网

也许没有比成为残疾儿童的父母更大的压力了。


戴女士住在深圳,有一个孤独症儿子。虽然这个孩子有初步的认知能力,但与普通学龄儿童相比,她的沟通能力和自理能力仍然很不一样。用她的话说,她的儿子是"她一辈子都要承担的负担"。


9月份,负担减少了一半,家里的小学愿意接受这个男孩上课,他可以和所有学龄儿童一起上学。听到这个消息,戴女士的心并没有放松:"我知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但这一承诺迈出的一大步,是最大的解脱。


这可能是改变残疾儿童生活的重要一步,也是我国残疾儿童教育的一大步。今年6月,教育部发布了"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和青少年义务教育定期学习的指导意见"(以下简称"意见"),要求残疾儿童和所有学龄儿童接受"公平、优质的"教育。


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卢玉刚告诉记者,近年来,教育部引导各地通过特殊教育学校、普通学校、门对门、远程教育实施"一人一案",做好教育安置工作,稳步提高适龄残疾儿童和青少年的义务教育入学率,达到95%以上。

image.png

课堂阅读:"我们不认为特殊的孩子是‘特殊’的对象。


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的第四所小学是一所著名的"优质资源型学校",从成立之初起,学校就致力于为学区的所有学龄儿童提供综合教育。"只要你符合学校的条件,你就应该全部收集。"黄泉校长告诉记者。


自2013年第一批孩子入学至今已有七年了。我们的老师不是‘老师’,不仅仅是传授知识,而是教导学生‘宽容和爱’。我们希望残疾儿童和青少年将有能力融入社会。他说:"我们希望普通儿童在帮助同学的过程中,能提高接受和宽容的素质,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各方面能力。"黄泉说。


融合教育是残疾儿童与普通儿童共同成长的教育。自2013年以来,约有50%的残疾儿童在普通学校学习和成长,这一数字维持了7年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、教育部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顾定谦认为,这是"意见"向整个社会发出的一个信号。"普通学校已成为接收残疾儿童和青少年就近上学的主要力量。


走进校园只是第一步,黄泉对记者说,他们依靠福州教育学院的专业研究人员对每个孩子进行初步评估,上午大班学习,下午选修健康、体魄、美容等课程,并与同龄人建立关系。"残疾儿童和青少年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,还要融入社会,在未来成长。对于这些儿童来说,要充分融入社会,就需要对个人进行培训。我们每个班的老师都有两套AB教学计划,A用于普通儿童,B用于特殊儿童。"黄泉说。


当然,他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,也许是融合教育的普通学校所遇到的"共同困难","进入学校后,每个人都要有一个整体的看法。教师不仅需要教育人,而且在学校生活中遇到的工人和阿姨也必须承担起教育人的责任。黄泉对记者说:"不只是老师接受残疾儿童,而是整个学校都接受他们。


只有有了"整体观念",同学们才会在冲突中更加宽容,学生的家长在冲突后会更加体贴。我们不把残疾儿童视为‘特殊’对象,我们强调全班的推广,而不是如何培养残疾儿童。我们不太重视这一点。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培训是一种更好和更合适的教育。




责任编辑:无量渡口
分享到:
0
【慎重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中国电商新闻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